TJCS-F2F 直面那些伟大而平凡之人
大家好,我是 skyleaworlder
。写下这段文字时,我还是计算机系内一名普通的 senior undergraduate student
。不禁感叹本科前 3 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孤独论
“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 17 ~ 23 岁间的这千余日正是人类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个人综合能力达到巅峰的一段时间,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但我认为,计算机系学生大都是走了一些弯路的——可能是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可能是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而浪费了时间、也可能是很晚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计算机这个学科。
我也算是走了一些弯路。我曾有一段时间误以为自己 “保研无望”,于是开始学习应用工作相关的技术栈,将学习重点放在了某些我本不应关心的地方,以致于我浪费了珍贵的学习时间、在 8 个月中毫无寸进。究其原因,是 信息不对称 令我产生了 不准确的自我评价,我因此改变了既有的学习计划,使得我在后续需要 “计算机相关基础能力” 时远不及同龄人。
那之后,我时常幻想着:“如果有人能带着我学习,那该多好啊……” 可是,截止 2020 年,全国本科以上人口占比 6.27%,相当于 16 个人中仅有 1 个拥有本科学历。哪怕是一个大家庭中,可能也并没有几个大学生。由于不同专业间无法直接比较,要乘上计算机专业占比;由于大家更倾向于分类讨论,还要乘上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占比;由于中国社会变化、发展过快,还要抹去 5 年前的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家庭中很难存在有能力 指出那条路最适合自己 的人。
恰巧,大学提供了一个 “条件极佳” 的学习环境中:
- 上万名同龄人齐聚一堂;(初高中的环境相较闭塞,且大家学习的内容相似。但在大学中,我们可以与各个学院的同学交流想法,丰富自己的见闻)
- 上百名相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与自己一同学习;(学习着相同的专业课,朝着相似的目标努力着。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不要说 “百人行” 了,我们能从身边的同学身上获得更有价值的事物)
- 钻研某些领域许久的教授导师;(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本科并非最后一段校园时光,我们可以从这些深耕某些方向数十年的老师身上获得课本上未尝提及的知识,并获得学术上的指导)
- ……
但很可惜,这些都是幻象。
- 在社交方面,校园中每天都有上百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但也仅是擦肩而过,我们注定和他们毫无关联。不说其他学院的学生,就连本专业的同学,我们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搭过话。我们不仅羞于社交,同时也认为社交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 在学习方面,存在竞争关系的双方很难推心置腹,将所学所得倾囊相授。我们很不愿意去打扰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因为我们心里清楚 “他们没必要搭理自己”,事实也是如此,他们有时很不好说话;我们也不想询问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因为这样没面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授课教师这一方得到有效信息通常并不顺利。
我们依旧孤独。
独木桥
学习,因人而异。
我听闻身边有些同学推荐学习方法的同时,对某些学习方法大加批判,并将其视为 “异端”。我没有心思剖析这类同学的内心想法,也不想去评价那些 受这类言论影响而失去个人学习节奏 的同学。我只想说:“学习本不是一座独木桥。” 不同人的接受能力不同,mastery in prerequisite knowledge
也不一样。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 年的本科时光也是如此。
与前 12 年的应试教育不同,大学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对于计算机系来说,A
拿了 3 年国奖、B
发了几篇顶会、C
拿了 ssp
、D
去了 CMU
也只是诸多答案中的几个。E
学了德语、F
发现了自己的兴趣、G
交了很多朋友也是计算机系学生的答案。H
打上了钻石、I
在项目组中打工、J
准备回老家开奶茶店还是计算机系学生的答案。
人没有能力尝试所有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只能死盯着脚下这条路。脚下的路并不一定就是最正确、最适合自己的,其他人脚下的路可能更适合自己,“换一条新路” 的成本并不总是不可接受的。然而,盲目从众同样不可取。绩点 4.98 的 K
决定分流进入计科,绩点 4.56 的 L
倘若跟着 K
进入计科,或许会失去本可获得的资源。努力固然重要,但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无论身处何方,面临何种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这与 “选课” 相仿: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绩点”,那应该选一位给分非常好的老师;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知识”,那硬着头皮都要跟完所有的作业。
做选择不仅要洞察环境、了解历史,还要分析自身。但问题在于如何得知可供选择的道路。
F2F 的组织方法
我们计划抽取若干位具有代表性的本科四年级学生作为访谈嘉宾,问大家最好奇的事、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综上所述,F2F
希望提供一个不曾存在的窗口。